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文登冰雕美食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文登冰雕美食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山东人闯关东,已经有二百年的历史了,我的祖先也是闯关东到东北的,也已经有二百年的历史了,二百年的历史,已经是天翻地覆山河变,斗转星移换人间,闯关东的山东人已经把根深深的、牢牢的扎进了东北黑土地之中了,都是中华大地,都是炎黄子孙,东北就是他们的家了,也就无需在回到山东老家去生活了,如果想回到山东老家去寻宗拜祖,随时都可以的,如果想回到山东老家去看看,交通这么方便,也是什么时候回去都行的!
我曾经因为工作的关系,也曾多次回到山东,最多一次在山东转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浏览了山东省美丽的大好河山,领略了山东省的风土人情,特别是胶在州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更感觉到那个地区的美丽富饶,那个时候,我还不清楚我们从山东闯关东前老家在山东什么地方,回来后问了家里的老人才知道,我们老家在山东省原登州府莱阳县,也就是现在的烟台地区。
闯关东的历史已经很遥远了,闯关东的山东后裔们已经在东北地区扎根生存了,他们也不会再回到山东省生活了,因为这些闯关东的山东人的后裔们,已经在东北开垦了土地,东北平原有丰富的土地***,东北平原的黑土地完全可以养育这些闯关东的后人们,他们可以在这里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当然,这些山东人的后裔们,也会回到山东去看看,也会回到山东去寻宗拜祖东,因为他们的根就在山东,他们也是东北的山东人,也欢迎山东的父老乡亲们来东北看看!
说实在的,当年山东人闯关东,那就是一条不归之路,有多少人死在闯关东的路上了,走了之后就回不来了,再说了回来之后家也没了,田也没了,还能回来吗,现在回来了,也只能是寻寻根,拜拜祖了,也有一大家子人一起闯关东的,既使他们的后裔回到山东了,山东的根也断了,祖也没了,也是寻不到根了,拜不着祖了!
我的祖籍是山东莱州,来东北已经六代了,何年何月因何原因来东北的,祖上没有什么文字记载。有一年我的一个本家叔叔曾经去过老家莱州去寻根,因年代久远,尽管找到一些同辈同宗的本家人,但都不是很热情,在我叔叔一再请求,只是带的祖坟拜祭一下,既没有邀请到各家坐坐,也没有主动请我叔叔一起吃个饭,还是我叔叔出钱在莱州一家饭店宴请了几位长辈,我叔叔仅在莱州住了一晚,第二天就返回东北,回来后大家问了一下寻根的情况,我叔叔如实介绍了一下,告诉本家兄弟们不要再去山东了。从此以后,就与山东彻底断了联系。我父亲在世时要续族谱,也想回山东看看,但听说这个情况,也就打消这个念头。后来我也考虑一下,之所以会是这样情况,主要原因是,尽管同姓同宗,但都已经出五服了,上百年来没有一种感情维系,形同陌路也很正常。我们作为“海南丢”知道根在哪里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去苛求山东老家人热不热情。
我是山东的7岁来到了黑龙江省如今已经70岁,我不想回那个地方了因为当时离开山东的时候有一些不能忘记的往事,我认为黑龙江是最好的地方了,这里地域辽阔,物产丰富,生活无尤我是不想去山东了。
说说我家闯关东的事
我是在东北出生的山东人。由于生活困难,曾祖父、叔祖父于五九年非正常去世,***年父母带着刚一岁的哥哥,投奔早几年逃荒到黑龙江省的姑奶,哥哥六五年夭折,成了长辈永远的痛。六六年我出生后,祖父就多次给父亲写信要我们回山东来,说死也要死在一块。父母担心回山东再挨饿,就一直找借口拖着,其间又迁移到条件稍微好点的邻县农村落户。后来祖父写信说,别再把我孙子养没了,把他送回来。每当父亲回忆起这些,眼圈总是红红的。
父亲是拜托回乡探亲的亲戚把我捎回山东老家的。记得春节后插班入学,因为带着狗皮帽子被围观。同班同样情况的还有俩,一个是长我一岁的文德,父母在大兴安岭林业局;另外一个是女孩,住我村她姥姥家。期间,四个堂叔又先后离开家到黑龙江的庆安县生活。
应该是八一年,分责任田时,好多在东北的山东人趁机迁户回乡,父母带着我妹妹也回来了。土地是农民的命根,本来就人多地少,又回迁那么多人(那年本生产队回迁十一户近六十人),矛盾升级,落户困难。几个月后,只答应解决壮年劳力的户口,没户口的就没有责任田。祖父说,饿不死人家就饿不死咱……我和妹妹成为在山东的东北人,我家着实困难了好多年。
东北厚重的黑土地,敞开胸怀接纳了寻求活命的山东人。那里虽天气恶劣,但得以果腹。一个堂叔、一个表姐因大骨节病残疾。每到年关,祖父总是念叨在关东的亲人:过年回不回家?在那里行不行啊?去世前还流着泪跟我说:你几个叔叔,回不来了……闯关东,回山东,都是一把辛酸泪!
我父亲这辈,叔伯兄弟共六人,全都闯过关东,现在三位叔叔家仍生活在东北,在山东的只有和堂叔我们两枝。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文登冰雕美食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文登冰雕美食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145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