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特色 > 正文

沁县地方特色,沁县地方特色美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沁县地方特色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沁县地方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长治的饮食民俗特色?
  2. 沁州是哪个省的城市?

长治饮食民俗特色?

炒饼

炒饼是长治十分具有风味的一道小食,制作工艺讲究,选料精细。口感醇厚,味道绝佳。搭配上蒜末、香醋等,让人食欲大增,欲罢不能。腊驴肉

沁县地方特色,沁县地方特色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腊驴肉历史悠久,是当地的一道风味美食。用新鲜驴肉为主要原料,选用多种天然香料***用独特工艺秘制而成。腊驴肉做工精细和繁复,做出来的驴肉色泽浓艳,香味诱人。肉质紧实,滋味鲜美,让人越吃越是滋味。

沁州是哪个省的城市

沁州是山西省的城市。沁州盛产小米,所产的“沁州黄”小米是清朝康熙帝赐封的贡米,从此“沁州黄贡米”沿袭各代,名扬天下。2020年6月,“沁州黄”小米打入加拿大市场,开启山西小米对外贸易的新征程。2021年9月,“沁州黄”小米做为2021年首批100个晋号特优农产品亮相2021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七届中国(山西)特色农产品交易博览会。

沁州就是现在的沁县,以产黄小米而闻名,古时叫沁州,现在叫沁县。

沁县地方特色,沁县地方特色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有“千泉之县”、天然水乡的山西***治市沁县,古称沁州,域内千百条泉水聚流成大大小小的湖泊,如同一串串晶莹的珍珠。八河环绕,九湖围城,尽显北方水城的绰约风姿。风景优美如画。

沁州,陕西省沁源县,古代地名。隋开皇十六年(596)置,大业初废。治所在山西沁源县。唐武德元年(618)复置,天宝元年(742)改名阳城郡,五代仍称沁州,宋时废入威胜军。

中文名 沁州

沁县地方特色,沁县地方特色美食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外文名 Qin State

别名 阳城郡

据《元和郡县图志》记载:

沁州,阳城。中下。***户六千五百八十。乡一十三。元和户二千二百二十。

乡一十三。

《禹贡》冀州之域。春秋时其地属晋,战国时属韩,在秦为上党郡地。今州即汉上党郡之谷远县地也,隋开皇十六年於此置沁州,因州东沁水为名。大业二年省沁州,武德元年重置。

州境:东西一百五十里。南北二百六十四里。

八到:西南至上都一千二十里。东南至东都六百三十里。西南至晋州二百九十里。西北至汾州二百六十里。东北太原府三百四十里。西至晋州霍邑县一百五十里。东南至潞州三百三十里。

山西***治市沁县。

沁县,隶属山西***治市,地处晋东南地区北部、太行、太岳两山之间,东经112°41′,北纬36°45′,东接襄垣县、武乡县,南邻屯留区,西部与沁源县毗邻,北部与武乡县及晋中市平遥县接壤,居省城太原与市府长治的中轴线上,自古就有“冀州门户、潞泽咽喉”、“煤海中的绿地”、“北方水城,中国沁州”之称。全县总面积1320平方公里,辖6镇7乡,306个行政村。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沁县常住人口为138578人。

2018年12月,农业农村部确定为第二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19年3月,被列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2019年5月,山西省人民***批准沁县退出贫困县。

2019年,沁县地区生产总值314853万元,同比增长9.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6336万元,同比减少1.9%;第二产业增加值61618万元,同比增长27.9%;第三产业增加值196899万元,同比增长9.3%。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沁县地方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沁县地方特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