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方特色民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地方特色民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六口茶》、《高山砍柴不用刀》、《马桑树儿搭灯台》、《五道水是好地方》、《多个媒人多张嘴》、《太阳出来亮堂堂》、《山妹子》、《家乡有条猛洞河》等。1、《马桑树儿搭灯台》
《马桑树儿搭灯台》是一首传唱久远的桑植民歌。词曲作者已不可考。在明代,桑植土司率桑植数千土家儿郎应朝廷之召远赴江浙、朝鲜三度抗倭,它的歌声便始终相伴着战士们的征程。这首民歌也属于湖南地区民歌,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桑植民歌中的代表性曲目,也是中国民歌宝库中的经典之作。
2、《六口茶》
《六口茶》是湖北恩施的一首著名民歌,该歌曲是恩施土苗青年男女追求爱情及其向往幸福生活的古老民族礼节,歌曲时长2分35秒。
3、《薅草锣鼓》
《薅草锣鼓》又称薅草号子,俗称“打闹歌”。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民歌艺术形式。是土家人在薅草季节,聚集数十乃至数百人在进行集体劳动时,请两名歌手一个击鼓,一个敲锣面对薅草的众人,随着锣鼓声的起起落落而吼唱的一种土家族民歌。
4、《五道水是好地方》
《五道水是好地方》是湘西土家族民歌中,包含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和民俗风格的节奏和曲调。声乐旋律的语言具有造型性和动力性。声乐旋律的造型性是指声乐艺术的字与声相契合后的字声关系的结构样式和不同形态。
5、《家乡有条猛洞河》
《家乡有条猛洞河》,歌词讲述湘西的人土风情。达标中国文化艺术走向世界的和平使者,曲中有拨弦弄琴,也有吟诗作画,清闲自在,是当地任命即兴创作歌曲,思山思水,思茶思人,道尽武夷神韵。
锣鼓、芷江白蜡、《美在侗乡》、《阿西里西》。
1、怀化是湖南省辖地级市,艺术品有锣鼓、芷江白蜡,而且锣鼓、芷江白蜡艺术品是怀化的财富和需要传承的。
2、怀化民歌有《美在侗乡》、《阿西里西》,《美在侗乡》、《阿西里西》都有特别浓郁的怀化民族文化,而且充分展现了怀化的风土人情。
按民族和区域的风格色彩分类。中国有56个民族,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致使各民族民歌的风格色彩相距甚远。
一些人数较多、居住地域较广的民族,如汉、蒙古、藏、壮、***尔等族,还可根据其不同地区民歌的音乐特色划分为若干色彩区。
如汉族民歌大致可分为西北、华北、东北、西南、江浙、闽粤台、湘鄂、江淮8个色彩区,其中前3个地区属北方片,第4至第6属南方片,第7、第8属南北过渡地区。也有将南方片及过渡区分为云桂黔、川湘鄂、江浙、闽粤台等4个地区。分法不一,各有各的依据。
一、北方民歌与南方民歌的相同之处:
北方民歌与南方民歌都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是人民群众在生活实践中经过广泛的口头传唱,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歌曲艺术。
北方民歌与南方民歌主要都是表达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意志、要求和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性,是各民族文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北方民歌与南方民歌的不同之处有语言特点不同,节奏不同,传情特点不同。
1、语言特点不同
北方民歌区主要处于现在的内蒙古自治区,以蒙古族民歌为代表。蒙古族历来有“音乐民族”、“诗歌民族”之称。民歌可分“长调”、“短调”两大类,“长调”民歌主要流行于东部牧区以及阴山以北地区,特点是字少腔长,富有装饰性,音调嘹亮悠扬,节奏自由,反映出辽阔草原的气势与牧民的宽广胸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方特色民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方特色民歌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160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