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方特色记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地方特色记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直接摘录一部分
把标记过了的,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或者作者总结主题了,直接摘录下来。
摘录内容控制3~4行
摘录的地方控制4~5处
2.做摘要,分项罗列
做摘要必须在头脑中先行思考,它的优点在于能浓缩成短小精悍的精华。
3.写下自己的感想
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一定要记录下来
通过加入自己的想法,读书笔记变得独一无二。
专属于自己的东西,以后可以随时回顾“自己当时的想法”
东一张西一张的容易遗失丢弃,也不美观。可以选择空白纸,那样就能随心所欲的设计表格或留空白。
2.
每一篇读书笔记开篇可写清楚时间、地点、阅读书籍名称及作者、页码或者章节。也可根据自己喜好写上今日天气、心情、阅读时长。
3.
精读下的好词、好句,摘抄。这些可以用在日常生活的用语上,也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写作语言的积累。
4.
针对文段,可以整理提要、提纲。每次阅读都可以锻炼自己的总结概括能力。也方便
湖南省湘潭市七喜(孔明灯)灯艺制品厂于2004年3月成立,是一家集设计研发和生产孔明灯/许愿灯/天灯、批发销售孔明灯于一体的专业(许愿灯,天灯,sky-lanterns)制造商。专业生产中高档孔明灯(许愿灯/天灯),至今已成为国内最大及最具影响力的孔明灯(许愿灯,天灯)专业生产厂家之一。孔明灯产品不仅获得国内客户的一致赞许,并且远销东南亚,西欧、北美等多个地方。从而得到国内外广大客户的认同和支持。
放孔明灯的渊源
大约于清朝道光年间,先民由大陆福建省惠安、安溪等县传入台湾的台北县、平溪乡、十分寮地区,即基隆河的上游。据十分寮地区父老前辈的口述表示,早年于前清年间,十分地区闹过土匪,由于地处山区,所以村民都向山中逃过,待土匪走后,留守在村中的人就在夜间施放天灯作为信号,告知山上避难的村民,可以下山回家了,也借此种方式向村民报平安。由于当日由山上避难回家的日子,正是农历正月十五即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的元宵节,十分地区的村民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且向邻村的村民互报平安。也因此十分地区的村民又称孔明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海南孔明灯
海南孔明灯又称文灯、天灯,它是用白结方纸糊制而成的,是根据热气球原理,空气受热膨胀产生的热力升空的,它携带的燃料可升空漂浮约1小时,开始时像不明飞行体,升到一定高度后就仿若星星。
相传它是由大陆流传到海南的,演变至今已成为当地的一种很有特色的民间风俗。每逢喜庆日子或盛大的节日,人们都点起孔明灯来表达他们的美好心愿。点燃孔明灯前,人们都要在灯上写出自己的愿望,与孔明灯一起冉冉升向苍穹,以祈求心愿能实现。
在文昌、万宁、儋州一带的村庄里,至今民间有扎孔明灯,放天灯的习俗。由于文昌口音“天灯”与“添丁”谐音,男孩家拿着写有吉祥词语的公灯、人丁灯、首牌灯、花篮灯、鲤鱼灯、珍古灯等各式花灯自发组成“送灯”队伍,敲锣打鼓,绕村行进到村中的庙宇前,表示送去“人丁兴旺,家景兴隆”之意。放天灯时,给碎布浇上油,桶口朝下,点燃油布后,整个纸桶就会被热气充满,家家的天灯如同热气球一样冉冉上升,带上你的祝福与心愿,飘上夜空。
2004年,海南省万宁市举办文灯节活动,组织放飞1888盏文灯,经过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官员认定,获得了一次性放飞最多孔明灯的上海吉尼斯纪录,这是海南省首个民俗民风类吉尼斯纪录。然而,在这里,中国传统文化网还是要提醒广大朋友们,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慎燃“孔明灯”,毕竟“孔明灯”属于明火,制作材料属易燃物,切勿因为一时的高兴燃放“孔明灯”而造成安全隐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方特色记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方特色记录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16294.html
下一篇
地方特色馍,地方特色馍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