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醴陵地方特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醴陵地方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苦瓜炒仔鸭、醴陵蒸鱼、沩山豆腐、柴火鲴鱼、醴陵黄菜
苦瓜炒仔鸭,也是醴陵乡下的做法。醴陵人兴吃鸭,善吃也善做。鸭子的吃法有多种,醴陵人会用苦瓜来做配料,主料选用的是长期散养在山野间的“醴陵草鸭”。
湖南花鼓戏是湖南各地花鼓戏流派的总称。由于流行地区不同而有长沙花鼓戏、岳阳花鼓戏、衡阳花鼓戏、邵阳花鼓戏、常德花鼓戏、醴陵花鼓戏等六个流派之分,其都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各地花鼓戏的传统剧目约有四百多个,音乐曲调三百余支。音乐主要是以极具地方特色的湖南花鼓大筒、以及唢呐、琵琶、笛子、锣鼓等民族乐器作伴奏。曲调活泼轻快,旋律流畅明快。特别是唱遍大江南北,风靡海内外的湖南花鼓戏名剧《刘海砍樵》其脍炙人口的“比古调”唱段,深受全国各地的人民群众所喜爱。
醴陵瓷的辉煌时期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1909年-1915年;第二个辉煌时间就是1956年后。
醴陵的陶瓷历史:
1. 清雍正七年(1729年)醴陵开始烧制粗瓷 1905年,清***官员,湖南凤凰人熊希龄和清大学士醴陵人文俊铎拟就万言书呈请清***在醴陵创办瓷业公司和瓷业学堂,改良醴陵瓷业。1906(光绪三十二年)清***批准呈文,拔库银一万八千两创办湖南瓷业学堂和湖南瓷业公司,醴陵瓷器开始由土瓷向精瓷转变。
2.光绪末年,北洋副总理熊希龄政坛引退后,投资家乡实业,雇佣日本技师和景德镇绘瓷高手,在原来长沙窑釉下彩的基础上创烧了釉下五彩 1909年至1915年釉下五彩先后四次参加国内外赛会,在武汉劝业会、南洋劝业会、意大利都郎博览会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均获得金牌奖的“扁豆双禽瓶”被国外舆论誉为“东方陶瓷艺术的高峰”。
3. 1918年湖南瓷业公司毁于兵火,后虽稍恢复,但由于国乱或国民贫穷,精细釉下彩瓷质优价高难被人接受,已属惨淡经营。 1930年前后,釉下五彩瓷基本停止了生产。
4.1956年,在***的关怀下,***院批准成立醴陵瓷业总公司,拨款800万元建成醴陵窑。1958年又成立醴陵瓷器公司艺术瓷厂(1964年更名为群力瓷厂),成为全国最具规模的釉下五彩瓷的生产厂家。
可以看出醴陵陶瓷有两个辉煌的时间:
第一个是1909年-1915年,但是釉下五彩价格很高,并且曾经一度失传,所以注定产量不会大,所以那时候醴陵还不是中国重要的产瓷地。
第二个辉煌时间就是1956年后,那时候***重点扶持了醴陵窑,并且恢复了曾经失传的釉下五彩,无论产量还是特色都有很大的提升,所以醴陵陶瓷出名的时间应该在1956年以后。 也就是说”三大瓷都“之说也应该在1956年后出现的。
醴陵瓷主要是釉下五彩的工艺特色,景德镇的瓷除青花外都是釉上彩。
醴陵的釉下彩瓷胎与景德镇的釉上彩瓷胎不同,景德镇多有釉上彩,是先成瓷后再画瓷,所以对画艺更讲究些,在醴陵瓷的生产中,因为釉下彩是作在泥胎上再上好釉这后一同放在窑里经过1380度烧制出来,画和瓷是同生同死的,经过1380度的高温,要能达到完美结合,只得靠“窑神”保佑。如果画得好而瓷不好以及瓷好而画不好,都是对作品有影响的,都是“残疾”作品了。所以看一个醴陵瓷的好作品,不但要看作品的艺术性,还要看同她一起与生俱来的瓷胎。所以遇到一个好作品,也是有缘人才能得到的,当出手时就出手,犹豫不得的, 不然宝贝失之交臂后悔晚矣。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醴陵地方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醴陵地方特色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178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