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鼓融入了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较强。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和***故事。东北大鼓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也叫“弦子书”。
东北大鼓融入了一些京剧、京韵大鼓和东北民歌的唱腔,曲调丰富,唱腔流畅,表现力较强。以说唱中、长篇书为主,内容大多取材于戏曲、***和***故事,成了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木板大鼓又名“鼓子快书”,地方色彩浓厚,是河北省中部石家庄地区最流行的曲种。
关于东北大鼓的起源,艺人们有两种说法:一是清代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北京弦子书艺人黄辅臣到奉天献艺收徒,后来弦子书吸收了当地的土调,演变为奉天大鼓。二是原为辽西农村的屯大鼓,后来被艺人带进了城,形成了奉天大鼓。
表演形式为一人击鼓、板说唱,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或板胡。在长期流行过程中,形成了以沈阳为中心的奉调、以营口为中心的南城调,以锦州为中心的西城调、以吉林为中心的东城调、以哈尔滨为中心的北城调等多种流派。
唱词特点:东北大鼓的唱词以七字句为基础,四句为一组,韵律优美,富有音乐性。唱词中常使用叠句、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使得唱词更加生动、形象。同时,东北大鼓还常使用衬字、衬词、白话等手法,使得唱词更加灵活多变。
1、曲艺都是舞台艺术,表演技巧都是必不可少的 要求演员就是角色,演杨贵妃,就要设身处地地把自己当做是杨贵妃,台上没有梅兰芳,我就是杨贵妃。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1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