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特色 > 正文

地方特色新曲,地方特色新曲子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方特色新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地方特色新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流行音乐或被人们传唱的小调有哪些?
  2. 男光棍歌原唱?
  3. 2019年央视中秋晚会谭维维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您认为改编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流行音乐或被人们传唱的小调有哪些?

小调的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中国大多数地区。其中,又以黄河下游的山东河北,长江下游的江苏等地在数量和品类上更具有代表性。

小调在流传过程中,其曲调由于歌者的个性、审美习惯、填配新词、唱法不同等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异,因而形成不同的变体以及蕴含着不同的情绪和表现性能。例如《孟姜女》与《梳妆台》、《十杯酒》、《哭七七》﹔《无锡景》与《探清水河》﹔《剪靛花》与《码头调》、《放风筝》、《四季歌》等,《打樱桃》、《绣荷包》、《卖杂货》、《小拜年》、《磨豆腐》、《看灯》、《补缸》、《***茶》、《游春》、《放风筝》、《打秋千》、《割韭菜》、《赶庙》、《游灯》等对于民间风俗生活场景也都一一涉猎。

地方特色新曲,地方特色新曲子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小调的曲目,异常丰富。根据其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等为依据,大体可分为3类﹕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如《山坡羊》、《寄生草》、《闹五更》、《耍孩儿》、《银纽丝》、《叠断桥》、《打枣杆》﹔清代的如《剪靛花》、《玉娥郎》、《倒扳桨》、《鲜花调》、《湖广调》等。它们之中,有的仍保留原曲名,有的曲调大体相同,但曲名已改变,如《剪靛花》调,使用它的曲目很多,如《放风筝》、《丢戒指》、《十二月观灯》、《四季歌》、《大踏青》、《摘棉花》、《小香戏》、《绣五更》、《叹五更》等不下数十种。这类小调流传较广,有的遍传全国。

地方性小调。指各地群众随口编唱,并逐渐稳定、流传开来的一部分小调。它们具有单纯、朴实、情意真切、不尚装饰的特点,流传面不广,多限于一定的地域,曲调的地方特色较突出。如流行于各地的《长工歌》及《妇女诉苦歌》、一部分《对花》以及《小***》等。歌舞性小调。指各地民间节日歌舞活动中传唱的一部分小调歌曲,如北方秧歌调、南方的灯调、茶歌等。

在中国民歌的各类体裁中,小调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一方面从山歌、号子等体裁中汲取营养,将一部分曲目加工、提炼,使之在艺术上更成熟,成为小调的组成部分﹔同时,某些小调曲目在传播过程中又常常成为戏曲、曲艺的唱腔和民间乐种的主题和曲牌。如“四川清音”中的《麻城调》、《泗州调》、《放风筝》等,都是在原小调基础上发展而成﹔广东音乐中《梳妆台》、《绣红鞋》、《剪剪花》﹔山西“八大套”中的《茉莉花》也都取材于同名小调。

地方特色新曲,地方特色新曲子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男光棍歌原唱?

原唱是亮帆。

亮帆,华语歌手,新生代唱作音乐人,2002年毕业于齐鲁音乐学院,2005年参加齐鲁之声歌手比赛并荣获二等奖,2009年01参加河北网络春晚,2010年5月受邀参加山东临沂网络电视录制。曾与豫剧***小香玉,沙僧扮演者闫怀礼,歌手金波等同台演出声音富有特色并极具感染力。2016年整合之前的作品推出个人EP《光棍歌》,新曲推出之后,获得大量好评。

2019年央视中秋晚会谭维维演唱的《敢问路在何方》您认为改编的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

歌就是歌,几千年来的传承,民众认可的歌,就是好听的歌。红歌,为什么好听,一是对领袖的思念,二是流传千年的民间小调,它能长期在民间流传,不好听能流传下去吗?文艺工作者发掘,整理,现在,听着亲切。改革了,一些洋垃圾跟着进来,我们应该加以辩证的吸收,也就是******说的,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道理,如果全盘无原则的吸收,在广阔的中华大地,绝对没有市场。文艺工作者们,应该明白,中国,有中文的文化,有中文的传承,任何西方的文化绝对不允许在中华大地上泛滥,文化入侵,比拿着枪炮的敌人,更可怕。那是灭种。

地方特色新曲,地方特色新曲子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方特色新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方特色新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