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城关小学美食节活动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城关小学美食节活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介绍几位云南曲靖近现代名人:
1.唐继尧,云南会泽人,滇军创建人和领导人,1913年继蔡锷为云南都督,一直到1927年,是西南军阀的主要代表人物,被称为“云南王”。1915年参与领导护国战争,讨伐称帝的袁世凯。1917年,为***军***七个总裁之一。1927年被龙云等少壮派军官逼宫辞职下野,同年逝世,年仅44岁。
2.孙渡,云南陆良人,滇军将领,国军上将。长征时期曾围堵红军。全面抗战爆发后,任军长、军团司令、集团军副总司令、司令等职务,参与了武汉会战、三次长沙会战、长衡会战等。***时期,曾任热河省***、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等职务,1949年11月龙云宣布起义。孙渡后来赋闲在家。建国后曾被捕,后被特赦,1967年病逝。
3.胡若愚,云南罗平人,最早为滇军将领,唐继尧心腹。曾任滇南镇守使、滇中镇守使。国军陆军上将。唐继尧去世后,为了争夺云南的领导权,与龙云进行了三年多的混战,最终失利,投奔西康刘文辉,后由李宗仁赠送路费出洋。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了台儿庄战役的指挥,任第三集团军参谋长,抗击日军,并曾与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会晤,协统抗战。抗战胜利后退役。***时期,为了配合李宗仁竞选副总统复出,任上将兵团司令,1949年11月在桂东被***击毙,所部全军覆灭。
4.卓琳,云南宣威人,原名浦琼英,***同志夫人,曾任中央***办公厅顾问。
曲靖,云南的滇东重镇,也是入滇的重要通道,昆明的屏障,是云南早期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古时候曲靖开发的很早,汉朝时在此地设置了郡县,称味县,元朝时在曲靖设曲靖路总管府,明朝时设曲靖军民府,民国时设立云南第二行政公署,驻曲靖,1950年设曲靖县,1983年撤县建市。曲靖文化悠久,历史名人辈出,下面在各行业、各时期列举几位。
图为民国时期曲靖西门街。
杨本昌(1755-1832年)嘉庆时期进士,曾任三品两淮盐运使,这个职位太肥了没几年杨本昌积累了大量财富,辞官回曲靖置办田宅,因为买下了曲靖城内200多间房屋,送外号“杨半城”,时下老一辈曲靖人仍热议。
图为唐继尧。
唐继尧(1883-1927年)北洋滇系军阀首领,早年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加入同盟会,北洋时期任云南都督,发起护国战争,创办云南大学,1927年病逝昆明,墓志铭上写着:治滇无善政,护国有奇功。
图为浦在廷故居。
卓琳(1916-2009年)咱小平爷爷的夫人,毕业于北京大学,1937年加入我党,1939年与小平成婚,此后一直伴随左右,患难与共。卓琳的父亲浦在廷也是位革命志士,拥护护国运动,***运动,创办宣威火腿,被孙中山封为滇军军需少将局长。
说到过桥米线吧,这三个地方都各有千秋,但我个人觉得,蒙自的过桥米线最具特色,每一道名小吃,都有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过桥米线发源地就是蒙自南湖,现在南湖公园也成了蒙自的一个地标,而南湖旁边的几家过桥米线店每天都有人满为患,蒙自过桥米线对汤最为重视,全部都是用土鸡加大骨熬制而成,并且配料非常丰富,配菜都是顾客自选,不像昆明的过桥米线,都是饭店配好的菜,再者说在蒙自点一份20元的过桥米线,相当于在昆明吃一份50的过桥米线,只是很多外省的朋友来昆明多一些,吃到的多是昆明的过桥米线,比如桥香园,可惜因为家族纷争已经倒闭了多家,如果想吃最正宗的过桥米线,建议还是去蒙自的火烧房子过桥米线店吧,就在南湖公园旁边500米,不过这个店只经营到中午,所以吃货们得去早一些哦!
说到过桥米线,应该很多人都知道,也是云南最具代表性的美食了。云南人都喜欢吃米线,早餐大多都是一碗米线,而且各个地方米线的口感,作料的配比都不一样。比如昆明就喜欢吃粗米线,而在德宏,这种米线几本没人吃。
要说到哪里的吃到的过桥米线最正宗,最正宗的肯定要去过桥米线的发源地了,而它的发源地就是蒙自,曾经在蒙自吃过米线,那个地方不止过桥米线好吃,其他的米线同样美味。建水和昆明的米线也经常会吃,吃法各异,味道也不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城关小学美食节活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城关小学美食节活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21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