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地方特色舞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北京地方特色舞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市内有以下几所舞蹈类的学校:
1. 北京舞蹈学院 - 被誉为“舞蹈家摇篮”,是中国唯一一所专门化的舞蹈专业教育的最高学府 1。
2. 中央民族大学 - 设有舞蹈学院,是国家级少数民族艺术重点学科基地 2。
3. 北京市音乐舞蹈学校 - 是一所综合类中等艺术专业学校,开设有中国舞表演、国标舞表演、歌舞表演等专业方向 3。
这些学校各有特色和优势,为北京市的舞蹈教育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和培养途径。
1、表演的程式化,京剧的表演过程和形式都是固定化的,并且形成了一定的规范。
3、舞台,京剧的舞台没有大幕,因此观众能够非常清晰的看见舞台,而且舞台一般只有一张桌子和两把椅子。
4、唱腔,京剧唱腔属于板式变化体,唱腔主要以西皮、二簧为主,其中西皮主要用来表现欢快、坚毅的情绪,二簧主要用于抒发沉郁、悲愤的情怀。
5、结合多种表现形式,京剧包括许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比如舞蹈、美术、武术、杂技等。
6、虚拟性,通常京剧演员会用高度虚拟化的表演来引起观看者的共鸣。
1.综合性。 指京剧中包含了多种艺术形式,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 杂技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京剧中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虚拟性: 京剧的场景和道具相当简单,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演员在台上 用高度虚拟化的表演引发观众的想象和共鸣。
3.程式化 京剧表演的过程和形式都已形成高度的规范和固定化,不同行当 的唱念有各自不同的声腔,表演的动作,唱念做打等及服装。
好。
1、学校教育***丰富。北京市音乐舞蹈学校的教育质量不断提高,得到了社会和专业人士对学校办学质量的肯定。
2、学校教学经验丰富。北京音乐舞蹈学校是一所专业的艺术院校,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可以进入国家各大剧院,歌剧院,交响乐团,舞蹈学院等等。
京族传统的民间舞蹈主要有“跳竹杠”、“跳天灯”、“跳乐”和“花棍舞”等,其中有些源于民间宗教舞蹈,有些是京族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方式,具有明显的娱神或娱人的文化功能。
1954年2月,在新中国舞蹈教育的第一批教员在东城区香饵胡同一个四合院里接受了苏联专家的系统训练,拉开了中国舞蹈教育的序幕。
1954年的9月6日,北京舞蹈学校在白家庄举行了“建校典礼”,时任文化部部长的茅盾为学校剪彩。
1955年,学校代表中国第一次参加了世界青年学生和平与友谊联欢节的比赛,由贾作光编导的《鄂尔多斯》获得了第一枚国际金质奖章。
1956年,学校上演了第一部完整的芭蕾舞剧《无益的谨慎》。
1958年7月,学校第一次成功公演了世界经典芭蕾舞剧《天鹅湖》,诞生了由该校培养的第一位白天鹅:白淑湘。
1959年,学校成立了中国第一个实验芭蕾舞团——北京舞蹈学校附属实验芭蕾舞团,它也是中央芭蕾舞团的前身;同年,学校推出了第一部自编自演的民族舞剧《鱼美人》,标志着中国民族舞剧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1960年,学校推出了第一批教材:《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古典芭蕾基本训练》、《古典芭蕾双人舞教学法》。这些教材在日后成为全国舞蹈院校的示范教材;同年,在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成立了中国第一个东方音乐舞蹈班,该班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歌舞团的前身;同年,学校的骨干教师和优秀毕业生第一次支援地方,成立了国家级重点中专——上海舞蹈学校。
1962年,在世界青年联欢节的舞蹈比赛中,学生陈爱莲第一次为中国在世界大赛中一人独得两枚金质奖章。
1***8年,北京舞蹈学校改制成“北京舞蹈学院”。
2000年,北京舞蹈学院划转为北京市管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地方特色舞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地方特色舞蹈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25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