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特色 > 正文

地方特色中秋粑粑,地方特色中秋粑粑图片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方特色中秋粑粑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地方特色中秋粑粑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哈尼族的中秋节怎么过?
  2. 中元节,你家乡吃糍粑吗?
  3. 糍粑怎么做才有嚼劲?

哈尼族的中秋节怎么过?

1.正月年过3~5天有条件的人家杀猪祭祖,初一吃汤圆,亲友之间相互宴请,端午和中秋节大体同汉族

2.哈尼族节日有十月年、六月年、吃新米饭节、端午节和中秋节。

地方特色中秋粑粑,地方特色中秋粑粑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十月年为大年,按哈尼族的历法,十月是岁首。节期六天左右,具体日期各寨可先可后。这时正是大春上场,厩中猪肥的时节,有条件的人家都杀牲,舂糯米粑粑、蒸年糕、染黄糯米饭献天地祖宗;男女老少都着新装,亲友们互相走访;有男孩子的人家多在这个节日里请媒人去说亲,嫁出去的姑娘也要带着酒、肉和粑粑回娘家献祖过年;村里的老年人轮流着到接到订婚礼物或有姑娘回家的人家去探望,分享一些礼品

中元节,你家乡糍粑吗?

感谢邀请,中元节我们这叫七月半也叫河灯节,节日习俗主要有放河灯,祀亡魂,记得爸妈都要做很多包纸来烧。包纸上要写上去世老人的名字、故址和寄址。现在我们年轻人都不太懂了,也不知道怎么做包纸。

中元节当晚,当地民众自发携灯聚集在江河畔风雨桥旁,沿河漂放,故此怀念亲人,寄托美好心愿。

我们这过年才做糍粑吃,中元节做糯米粑粑跟穇子粑粑吃,糯米粑粑就是用糯米粉加水揉成面团,用小火慢煎出来,煎成两面金黄就可以吃了。我们这当天晚上的吃法是放在鸡肉汤里一起煮出来特别好吃

穇子粑粑,穇子是一种粗粮,它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有促消化和防癌功效,是农村的一种特色小吃,很多人应该没吃过。穇子磨成粉加入适量糯米然后霍水,溶解适量红糖,与穇子糯米粉一起揉成小圆饼。锅里热油,把揉好的穇子圆饼放进锅里油炸即可。

以皖南很多地区风俗,中元节不吃糍粑,而是吃米粑。

地方特色中秋粑粑,地方特色中秋粑粑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中元节在全国很多地区都会有,不同地方又称鬼节、斋孤、施孤、地官节,而在皖南及赣东南地区直接叫“七月半”,因为中元节就在农历7月15这一天。

七月半这天,家家户户会用大米搅碎的米粉做米粑,米粑做好后会拿第一锅的一个或三个祭祖。七月半的祭祖形式简单,没有清明及大年隆重。

米粑又称米饺子,北方人几乎不知道这玩意,但以大米为主食的很多人都喜爱。对于农村,包米粑有着隆重的意义,一般是都只在节庆日或有重要亲戚朋友远道而来才会开办。米粑中的馅料也因时节不同,会以芥菜、豆角、萝卜菜等为主料,放点豆腐碎或豆腐干丁、粉丝、肉碎等配料。

地方特色中秋粑粑,地方特色中秋粑粑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米粑来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东晋时期,但在皖南及赣东南地区,据说是起源于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期间流传开的。当时朱元璋为解决将士们温饱问题,求助百姓最后研制出的一种干粮,便于携带,还不怕遇水。

糍粑和米粑完全不同,米粑是以籼米分为材料,有馅料;糍粑是以糯米粉为材料,外部沾有搅碎的芝麻和白糖,其内多没有馅料,或仅有糖、豆沙、芝麻等甜品类,所以糍粑又称麻糍,一般只在中秋节(农历8月15)这天能吃到。

糍粑怎么做才有嚼劲?

教大家做一款软糯Q弹,香甜美味,好吃又好看,做法简单的糍粑。(这是小时候我奶奶教的做法)


材料:糯米粉200克,豆沙馅适量,椰蓉适量,炒熟黄豆粉适量,白糖25克。

做法:1,锅里加入清水,白糖烧开,煮至糖融化。

2,糯米粉倒入盆中,慢慢倒入热糖水,一边倒一边搅拌均匀,直至没有干粉状态,和成粉团,盖上保鲜膜,放置十分钟。

3,取出粉团分成大小均匀的小坯,并搓圆。

4,用手摁扁,放上适量豆沙馅,包裹住并搓圆。

5,做完后,锅里加入较多水,水烧开后,一个一个放入锅里煮至浮起即可关火,捞起来,沥干水分。

6,一部糍粑放入椰蓉中,滚上一层椰蓉,装碟。

7,另一部份放入炒熟的黄豆粉中,滚上黄豆粉。

Q弹又好吃的糍粑就做好了,你学会了吗?喜欢的朋友们,多多点赞与关注,谢谢阅读!

糍粑是我们吃了几十年的东西了,以前在老家,每年的中秋节,我们不会做月饼,但是一定要打糍粑。今天就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如何做出又软,又有嚼劲的糍粑。

在前一天把需要用来做糍粑的糯米用冷水泡好,多掺水,由于糯米的粘性太大,只能用蒸,不能用煮。蒸出的糯米,把糯米的粘性锁在糯米里面,做出的糍粑就会又软,又有嚼劲。而糯米是不可以直接煮的,直接煮糯米会黏成一坨,混水,让水变得粘糊粘糊的,又不能吃,又不能做糍粑。

在蒸桶里面最底下铺一块布,把泡好的糯米沥干水分,再放进蒸桶中,盖上盖子,蒸至蒸桶上面的桶盖子很烫即可。

蒸好的糯米倒入大石臼中,取两个又长又大的木锤,家中力气最大的两位一人一个,你一锤,我一锤,一锤一锤的打下去,直到把糯米锤烂。从一粒一粒的糯米,变成一坨一坨的粑粑就可以了,想要越糯,越软,就要锤得越久。

以前在家里通常是爸爸和爷爷来打糍粑,趁着爷爷和爸爸打糍粑的时候,妈妈和奶奶会准备一种面——黄豆面。把晒干的黄豆放入干燥的锅中炒香,炒得又干又香的时候,把黄豆面用瓶子磨成粉,装好备用。

磨好的豌豆面粉撒在一张干净的塑料胶子上面,把打好的糍粑放到塑料胶子上面,在糍粑上面撒一些豌豆面粉,在上面盖上一块干净的塑料胶子,用擀面杖把糍粑擀成厚薄均匀的大饼。每个人要吃的时候就扯一坨下来,蘸点白糖,就可以吃了。

如果是自己在家吃呢,没什么讲究,就是扯一坨,裹上豌豆面粉就可以吃了。如果想要卖相好一点可以参照我刚刚说的方法,捏一小块儿压成糍粑饼。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方特色中秋粑粑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方特色中秋粑粑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