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地方特色绘画福建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地方特色绘画福建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莆田(民间绘画)、建阳(农民工笔画)、晋江(民间绘画)、漳平新桥(农民画)、龙海(民间绘画)、诏安(民间绘画)、漳浦(民间剪纸)、同安(农民画)、东山(民间音乐)、芗城(灯谜)、永春(民间纸织画)、石狮蚶江(灯谜)、华安(玉雕)、仙游(民间戏曲)、涵江(民间音乐)、莆田(民间戏剧)、柘荣(民间剪纸)、松溪(民间版画)、晋安(寿山石雕)、晋江磁灶钱陂村(书法)、晋安新店(腰鼓艺术)、武夷山(茶文化)、惠安(雕刻艺术)、德化(陶瓷艺术)、晋江(民间戏剧)、建瓯(民间版画)。
东山黄金漆画技艺最有名,现为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黄金漆画,俗称"溜金画",乃选取福建闻名的漆料和上等的金箔作为基本材料,在被装饰的木板或竹器上多次上"大漆",再上"退光漆",反复磨光之后,再用"退光漆"在其表面描绘出人物、动物、花卉、山水等各种图画,最后用金箔施行贴金。
它多用于寺庙宫观木构件、古式木质家具的装饰,具有光彩夺人、久不褪色的特点。由于漆料优良,漆艺高超,对被漆的物件具有良好的保护和装饰作用。
闽西三杰:上官周、华喦、黄慎
黄慎(1687年-?),卒年不详,清代著名画家,福建宁化人。
初名盛,字恭寿、恭懋、躬懋、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他曾先后三次到扬州,居留生活时间较长,与郑板桥、李鲜等往来友善,为“扬州八怪”之一。黄慎诗、书、画俱佳,尤以人物画最为突出,他的书画作品在雍正年间就已名扬于世,他曾“出游豫章,历吴、越、维扬,人争客之,得其片缣尺楮者,皆奉为瑰宝。”(徐珂《清稗类钞》艺术类6)黄慎的人物画风格主要体现在以草书入画的写意笔墨技法,郑板桥对此有一句非常精辟的评价——“画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
华碞(1682-1756年)原名德嵩,字秋岳,号新罗山人、东园生、布衣生、白沙道人、离垢居士等,福建上杭人。成年后后寓杭州、扬州,卖画为生,能诗善书,工人物、山水、花鸟,草虫,扬州画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离垢集》、《解瞍馆诗集》。在中国绘画史上,华碞在花鸟画比较出名,其实他的人物画一样具有特色,他早年以白描面世,中年师法陈洪绶,晚年以简笔成自家风貌。华碞人物画的风格在于“情趣”,比一般民间画师更讲究笔墨和韵致。正如张庚《国朝画征录》评价华碞所说“善人物山水花鸟草虫,皆能脱出时习,而力求古法,不求妍媚,诚为近日空谷之音”。
上官周(1665-?),福建长汀人,原名世显,后改名周,字文佐,号竹庄。清代著名民间画家,自幼勤奋好学,擅长诗文、书法、篆刻,尤其精通绘画。据《福建通志职官志》记载,“汀州知府鄢翼明于康熙三十三年解任,携上官周东下姑苏。”其绘画作品在姑苏当地很有市场,并得到“江南民间神笔”的称赞。清朝宫廷也很赏识上官周的人物画,曾下诏让他与当时著名的画家王翬、王原祁合绘《康熙南巡图》12卷,主绘人物,此图所绘人物近万个,个个栩栩如生,神态逼真。上官周的人物画风格特点在于“传神”,笔法潇洒,形神兼备,独树一帜。其人物画作品很多,主要有《樵归图》、《寿星图》、《苏武牧羊图》等。晚年,他根据历史资料创作的《晚笑堂画传》,刻画了我国古代120位著名历史人物,所绘人物个个惟妙惟肖,自乾隆八年问世以来,一直是后人学习人物画的临摹范本。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地方特色绘画福建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地方特色绘画福建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33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