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公益诉讼地方特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公益诉讼地方特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对于公益诉讼,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作不同的分类。
1、根据诉讼的性质,可分为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公益诉讼应当是一种独立的诉讼类型,其最终应当是与现在三大诉讼并列的一种诉讼。
但是,考虑到公益诉讼中所提出的诉讼请求的特点,以及与现行诉讼制度和谐发展,可以把诉讼请求基于民事请求权的归结为民事公益诉讼,而***被告是行政机关,***请求行政机关进行行政行为的为行政公益诉讼。
需要注意的是,公益诉讼中没有所谓的“刑事公益诉讼”,因为在我国,犯罪行为不仅侵犯了个人和社会的利益,也侵犯了国家利益,如果侵害公共利益达到犯罪的程度,都是刑事公诉案件。
2、根据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情况,可以分为公诉公益诉讼、私诉公益诉讼。公诉公益诉讼是根据法律规定,由检察院代表国家所提起的公益诉讼;私诉公益诉讼是公民或者社会团体提起的公益诉讼。
3 、根据公益诉讼当事人的确定方式,可分为法定公益诉讼、协议公益诉讼和任意公益诉讼。 法定公益诉讼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某些主体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公共利益有保护之责,或者其自身即为权利主体,在该特定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即以原告身份提起的诉讼。
协议公益诉讼是指在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有权主体根据法律规定,将***权利通过协议授予某些社会团体或者公民,由其作为原告***。 协议公益诉讼最常见的是公益诉讼信托。任意公益诉讼,是指在公共利益受到侵害时,本国公民或者依法成立的社会团体均有权提***讼。
2017年6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决定,这两部法律确定的检察公益诉讼案件范围,都有一个“等”字。
按照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英雄烈士保***规定,目前检察机关履行公益诉讼职责的范围是“4+1”, 即生态环境和***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财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英烈权益保护。法条中的“等”, 就是除这些法律明确规定的领域之外,其他需要同等保护公共利益的领域。
行政公益诉讼的作用是维护公共利益、保护社会公共性权利、还有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提高执法水平的作用。行政公益诉讼是指检察院认为行政主体行使职权的行为违法,侵害了公共利益或有侵害之虞时,为维护公共利益,向行政机关提出检察建议,督促其依法履行职责。行政机关不依法履行职责的,人民检察院依法向人民***提***讼的制度。
公益诉讼的目的:有利于促进行政机关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加快法治***建设。保障行政法治正常运行,倒逼法治***建设提速,使行政诉讼制度结构更加合理。
公益诉讼的意义:
1、公益诉讼制度将保障人民参加国家事务的管理,切实成为国家主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依法享有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的权力,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是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
2、公益诉讼制度丰富了社会主义民主的形式,为人民***的行使提供了新途径。
3、公益实施公益诉讼制度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它能极大地促进实现法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公益诉讼地方特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公益诉讼地方特色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33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