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博取诸家之长;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粉”法, 以求其真。
二)时代精神,这是“岭南画派”在区别于旧国画流派的主要特征;(三)兼容精神,这是“岭南画派”的艺术主张,是革新的重要途径;(四)创新精神,这是“岭南画派”不断发展的动力。
岭南画派的作品特点 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博取诸家之长;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粉”法, 以求其真。
广彩中的岭南风情 广彩多用于外销,虽然受西方文化艺术特色的影响,但装饰内容带有中华民族特色。
它有如下特点:主张创新,以岭南特有景物丰富题材;主张写实,引入西洋画派;博取诸家之长;发扬了国画的优良传统,在绘画技术上,一反勾勒法而用“没骨法”,用“撞水撞粉”法,以求其真。
岭南画派是指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
明天来先容的是开创三杰“二高一陈”中的一陈——陈树人。陈树人(1884年2月9日—1948年10月4日),号葭外渔子、二山山樵、得安白叟。广东政治勾当家、画家。他正在多家报社担负编缉,传布前进思惟。
说起岭南画派风格和特点我们不得不说到三个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二高一陈就是上文所说的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是岭南画派创始人,也是岭南画派发扬光大者,他们大胆创新,岭南画派才得以列入中国五大画派。
岭南画派是海上画派之后崛起的最成体系,影响最大的一个画派。创始人为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简称二高一陈。
高奇峰(1889—1933),晚清画家,名嵡,字奇峰,以字行,广东番禺(今广州)人。留学日本,同盟会员,与兄高剑父、陈树人画脉相连,画技相高,有“二高一陈”、“岭南三杰”、“岭南画派”创始人之一等盛誉。
岭南画派是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创建于晚清时期,创始人为“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以及陈树人,也称“岭南三杰”[1]。
1、潍县年画线条粗放,造型简洁,色彩多用桃红及绿,兼施金色,有些年画主要部分还涂上明油,造成色彩强烈、鲜艳夺目的效果。
2、绵竹年画 质朴的四川绵竹年画继承了唐宋绘画线描传统和着色技艺,从而形成了明快艳丽、质朴浓郁的乡土气息和鲜明的民族特点。四川绵竹年画约起于明末清初,其品种以门神、门童形式最富有变化。
3、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四大年画 年画是我国传统的民俗艺术品,大都用于新年时张贴,装饰环境,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
4、极富装饰性。杨家埠木版年画兴起于明代,全以手工操作并用传统方式制作,发展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达到鼎盛期,年画题材广泛,想象丰富,重用原色,线条粗犷,风格纯朴。绵竹年画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
江苏苏州桃花坞是南方年画中心,产生于明末清初,清初至太平天国时期一直保持繁盛。作品在描绘传统的喜庆吉祥题材的同时,还表现繁华的都市风貌。风格既有仿古的传统面貌,也有讲究***、明暗的仿西洋画法。
相传中国之年画,始于唐代。沿至宋代才普遍流行,但仍以张贴门神为多,故年画可以包括门神在内。
年画起源于汉代,发展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年画正式形成于北宋时期。当时,繁荣的商业和手工业、日渐成熟的雕版印刷术、丰富的民间庆贺新年活动等为年画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
1、木版年画出现于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后的宋代,明代中叶起已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著名年画产地应运而生,苏州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和四川绵竹,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民间木刻年画产地。
2、中国年画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四川绵竹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江苏桃花坞年画在全国最为著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3、中国的五大年画指的是: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山东潍坊杨家埠年画、四川绵竹年画。
4、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是中国著名的传统年画之一,不仅历史悠久,而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其取材内容极为广泛。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6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