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陕西地方特色毛笔字帖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陕西地方特色毛笔字帖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王 伟 ——男,1***9年1月生,陕西黄陵人。二级书法师。
2、王乃芳——
男,生于一九三一年。高师文化程度,陕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退休干部。
3、王庆明——
1929年5月生,陕西省宁陕县人,字昊然,***党员。
4、王峙钟 ——
男,1953年8月生,陕西省勉县人。大专学历,馆员。
5、韦问生—— 男,1936年3月生,陕西省澄城县人。
6、张伯雄 ——
可以的。龙春生是陕西省宝鸡市实力派书法家,业余诗人,政协宝鸡市陈仓区第一、二届特聘委员。他的书法作品曾在多个展览中展出,并获得了多个奖项。
龙春生自幼酷爱书法,一生追求,痴心不改,笔名痴墨斋主人。他学书研帖,遵循古法,同时也在个人创作中力求新意。龙春生擅长小楷、硬笔书法、行草书及猴寿、龙、虎、福、佛、禅等独字作品。
一,于右任,他的书法知名度,在全国来说,是陕西名家里独一无二的!于右任身居高位,以其特殊的影响,对书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他大力地普及了草书!
二,沈尹默,沈尹默的书法特别符合大众口味,是少数能被雅俗共赏的书法大家。
三,宋伯鲁,是扎扎实实的文化大家,他对于陕西地区文史和书法推广力度很大,值得被广泛了解。
四,王世镗。他被于右任发现了之后,才有一定的知名度。于右任曾高度评价他的章草书法——“300年来笔一支!”
五,寇遐,书法家,关于他,有一个“祝绍周5000元难求他为止园添一横”的典故。在抗美援朝期间,他曾出卖不少书法作品并捐出,精神可嘉。
玄秘塔碑》,全称《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大达法师玄秘塔碑铭并序》,是唐会昌元年 (841年)由时任宰相的裴休撰文,书法家柳公权书丹而成,为楷书书法作品。现今保存于西安碑林第二室。
《玄秘塔碑》共28行,每行54字。叙大达法师在德宗、顺宗、宪宗三朝所受恩遇,以纪念大达法师之事迹而告示后人。其结体紧密,笔法锐利,筋骨外露,阳刚十足,字迹如刀刻一般,且笔画粗细变化多端,风格特点显著。
《玄秘塔碑》为柳公权书法创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柳体”书法的完全成熟,历来被作为初学书法者的正宗范本,对后世影响深远。
柳公权书法的新意即他在用笔上汲取了北碑中峻利笔意,在体势上又融合了欧、虞斜画紧结,中宫收敛的结字特征,十分巧妙地将颜欧的风格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其楷书清刚雄健,气象雍容的独特风格。 柳公权初学王羲之书,连篇累又遍阅当代笔法,增损取舍,而自成一家。他曾学颜真卿的楷书,但他将颜字丰肥的笔画改变成清劲挺拔的笔画,正如苏轼所谓:柳少师本出于颜,而能自出新意,一字百金,非虚语也。
《玄秘塔碑》结体中宫紧密,四周疏放,笔画内聚外射,撇画写得较细,且很挺拔,捺画写得较粗,且很舒展。其用笔法度森严,丝丝入扣,起笔用方,收笔施圆,长画多瘦,短画多肥,竖画挺拔,横折圆劲。唐会昌元年十二月立。裴休撰,柳公权书并篆额,邵建和、邵建初镌字。现存陕西西安碑林。既突出了点画的粗细变化,同时又表现了随体赋形的灵动性,达到了结体精到、用笔灵妙之美。《玄秘塔碑》是柳公权楷书的代表作,此作体势清峻劲利,骨气洞达,具有钢筋铁骨之气。
在学习柳体书法时,必须注意方圆兼备,避免因干枯而不够灵活多变,不要丢失了柳体圆润多姿的艺术趣味。《玄秘塔碑》是柳体楷书的代表之作,其结字内敛外拓,有紧密,挺劲之感;其运笔健劲舒展、干净利落、引筋入骨,寓圆厚于刚劲之中;其书体端正俊丽、四面周到,处处体现出柳氏自己独特的面目。
《玄秘塔碑》是柳公权六十四岁时所书,书体端正瘦长,笔力挺拔矫健,行间气脉流贯,顾盼神飞,全碑无一懈笔. 有以方取势,引筋入骨之赞。明王世贞:玄秘塔,柳书中之最露筋骨者,遒媚劲健,固自不乏,要之晋法亦大变耳。《玄秘塔碑》是柳公权的代表作品.此碑用笔清劲锐利,干净利落;结体中宫收紧,端正紧密.临习此碑应注意其用笔的方圆兼施,方起圆结,勿使其筋骨暴露。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陕西地方特色毛笔字帖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陕西地方特色毛笔字帖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7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