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搜集地方特色文化手抄报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搜集地方特色文化手抄报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文明实践手抄报 礼仪是人类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起码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对一个人来说,礼仪是一个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养、交际能力的外在表现,对一个社会来说,礼仪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序、道德风尚和生活习惯的反映。重视、开展礼仪教育已成为道德实践的一个重要内容。
1. 湖北襄阳传统文化手抄报的内容丰富多样。
2. 这是因为襄阳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
手抄报可以包括襄阳的历史沿革、传统建筑、传统节日、传统习俗等内容,展示襄阳的独特魅力。
3. 此外,手抄报还可以延伸介绍襄阳的传统美食、传统音乐舞蹈、传统工艺等方面,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襄阳的传统文化。
同时,可以加入一些现代元素,如当地的文化活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等,使手抄报更具时代感和吸引力。
1、首先我们写出手抄报的主题,然后在左下角画上一个小石子围成的荷塘,荷塘里面画上荷花,右下角画几张大叶子。
2、在手抄报底部画上草地和花花草草,接着在左右两边画几根竹子,左边画一个书卷边框,并在边框中画上横线。
3、左边再多画上几根竹子,竹子上要有叶子哦,然后书卷右边也画一个边框,草地上面用波浪线画出一个边框,边框里面画竖线。
4、接下来是上色,竹子和竹叶涂上绿色,用墨绿色涂出竹节的阴影。书卷边框用红色和***来涂,其它两个边框都描上蓝色的边。
5、左下角的池塘涂蓝色,荷花、小石子也涂上相应的颜色,草地和叶子都涂上绿色,记得把叶子的叶脉用墨绿色画出来,小花朵涂上粉红色。
据我所知濮城历史著名景点如下:
戚城遗址
戚城遗址位于河南省濮阳市区,是濮阳市境内乃至附近各地市保留的年代最久、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聚落城池。
戚城城垣周长1520米,残髙最高处8.3米,最厚处16.5米,城内面积14.4万平方米,城垣平面基本上呈方形,但东西稍宽,唯城西南略向外突出。城东80米处会盟台基址,残长20米,宽16米,髙4.6米。现存城址内经考古钻探发现有城门、宫殿基址、道路、夯土台、水井等遗迹。戚城遗址出土有龙山文化鼎、盆、豆等陶器残片,商代灰陶细绳纹鬲、大口尊等陶器残片不同时期的遗物。
1995年的考古试掘中出土马铃和车马器残件。
仓颉陵遗址
仓颉陵遗址位于南乐县梁村乡史官村。遗址上建有庙宇和一些碑刻。明天启七年(1627年)的碑文记述,对仓颉的供奉“历汉唐以来没有间断过”,可见汉唐以来这里已有陵庙建筑。明清两代,陵庙得到大规模整修兴建,现仅存明天启年间方碑两通,其正面所刻“三教之祖”、“历圣之宗”分别为明工部尚书李从心和刑部尚书李养正题。享殿前檐石柱两根,上雕二龙戏珠和鱼龙变化图案,正面镌刻楹联:“百王景仰治代结绳扶宇宙,万圣崇尊文成书契整乾坤”。
濮阳市戚城文物景区又称“孔悝城”,作为七次会盟之地,戚城保留了诸多难得的历史遗迹,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时过境迁,当初诸侯会盟的场景再难重现,但是连贯着城墙、阙门等遗迹还能依稀能够设想当初的壮观场面。看过夏候启所铸的九鼎及铸鼎轩给人的感觉是震撼,让人感叹古人的技艺的精湛与智慧。而孔子在卫十年居留的遗址孔子候馆和反映春秋战国时卫国文化氛围的"桑间濮上"苑则让人切实感受到中华文化的代代流传。但是要说最让人兴奋的还是戚城的***色彩,看过“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帝进行宗教改革的圣地——玄官,伏羲之母华胥的卧雕、伏羲亭,听着那些承载着流传千年却仍令人遐想的神奇传说,再扫过周边男女老少闲话家常,让人觉得这就是生活本来的样子,有沧桑厚重的过去,有勤勉闲适的现在还有可以想见的未来。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搜集地方特色文化手抄报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搜集地方特色文化手抄报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9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