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蛮腰美食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小蛮腰美食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其实,客观的说,任何带有地域性色彩的美食,都会存在地域性特征。
比如说,欧洲的米其林星级餐馆,实际上对于大多数普通老百姓来说,口味未必会喜欢。但是,这并不会影响这些餐馆在国际上的地位。
而广州的美食,无论是粤菜还是各种小食,既然可以成为一个菜系,那么必然会有受众。
所以,我从来不会觉得广州美食需要哪一家的认证。借用一句话,不管你是不是认证,美食都在那里!
去年米其林来到广州,8家一星,无二无三,全城骂声一片。今年较去年升了1家二星,新增了3家一星,10家必比登,多了16家收录的餐厅。依旧靠着11颗微薄的星星和老杆名店的28家必比登,40家餐盘餐厅撑起了整本指南。大家群起而攻之,叫嚣着米其林真的懂广州懂美食吗?
这个被誉为餐饮界的奥斯卡,作为发行历史最久的美食评鉴指南和全球最权威的美食评鉴系统之一。每年评鉴都会根据当地特色选取不同国籍的专业评委,就城市特色餐厅进行专业性和全面性的考量,力求评选的公正。并且在一年之间多次访问餐厅,以及品鉴不同的季节菜单以衡量餐厅的稳定性。如果个人仅凭一次用餐体验来断定餐厅,从而质疑权威指南也许会不够客观。
放眼全球,就近来看,其实米其林真不算与广州结梁子。毕竟不论是美食之都的曼谷还是国际化的新加坡与魔都,在首次米其林登陆之时,结果都不算特别理想。就算亚洲第一的Gaggan都没能首次摘得三星,而有着传统派系和饮食文化底蕴的广州,第二年就能拿下米其林二星成绩算不错了。
在质疑之时向内而看,自诩食在广州的广州,在守着的老牌酒店和部分稳定的高奢酒店餐厅同时。广阔的眼界和新潮的技法又是否像上海一样与时俱进了呢,不由得让人疑问。连本土粤菜都是如此,其他菜系又指望能有多风生水起。尽管这次丰富了收录的菜系范围,整体看起来还是陈乏可善。
食客如果永远以一种抵食夹大件的衡量标准来看城市美食与发展,以浓厚的本土自豪感来看米其林。那恐怕无休止的较真中,是没法更精进让中国美食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不得不说广州的美食确实博大精深,随便一条街巷里都有着不少的老饕誓死相随。可是米其林的星级评定与烟火气无关跟价格也无关。作为影响力最大的指南,他的衡量标准是全方位且精致有代表性的餐厅,是食客快速了解一座城市高端餐饮水准的切入点。鱼有鱼味,鸡有鸡味,这话放在广州米其林中一样同理。如果喜欢爱好烟火气就去排挡吃个乐开怀,喜欢精致流派的摘星也不冲突。只要看明白指南,找到其特色,大家各得其所
米其林餐厅从一星到最高的三星,主要是针对烹饪水平。广州的米其林餐厅好像只有一星,好像暂时就只有这一家——莆田餐厅。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蛮腰美食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蛮腰美食节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plskw.com/post/9535.html